羊城晚报|不愿接班也不做医生 “另类”医学生偏要去创业

文/羊城晚报记者 莫谨榕 杭莹 图/受访者提供

  

今年26岁的张志乾有着众多身份,他既是中山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本博连读的在读生,又是态创生物的创始人兼CEO,还在2021年上榜福布斯中国科学和医疗健康领域的“30位30岁以下精英”榜单。

张志乾的父母是千禧年初一代的创业者,在山东成立了一家主营橡胶等大宗产品的制造企业。从小浸润在创业氛围的张志乾没有选择继承家业,而是报读了临床医学,又在读书时决定在合成生物领域从头创业。“我所研发的合成生物技术将改变传统生产方式,未来甚至会替代掉我父亲所在的化工行业,我希望用突破性和创新性的技术去改变传统行业,这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。”张志乾说。

  

中山医里的“另类”学生 不做医生偏要从头创业

  

今年是张志乾在中山医就读的第八年,也是他正式创业的第二年。在采访中,张志乾开玩笑地告诉记者,自己可能是医学生里的“异类”。大三期间,张志乾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了解到合成生物学,当时这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概念,却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,“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改变各行各业的方向,会替代传统生产方式”。

2016年,张志乾在中山大学组队SYSU-MEDICINE团队,参加了由麻省理工学院创立的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国际科技赛事——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(iGEM),并斩获了总决赛金奖、最佳治疗项目奖、最佳元件设计奖,这让合成生物学在这位“准医生”的心中播下了种子。

“我报读中山医,初衷是想做个好医生,但也想尝试不一样的路。我一直对科研感兴趣,而通过科研去解决一些应用落地的问题,是医学生比较少走的路。”2017年,张志乾说服父母出资支持,在校外租下了一间小实验室,从场地、设备到人员、耗材,从零开始组建研发团队,攻关合成生物技术。

在实验室里突破了技术难点后,团队围绕成本和实际生产问题不断改进和调适,2020年年底,张志乾的团队搭建出兼具量产和普适性的TidetronAltra平台型菌株库,实现以生物发酵等方式在工厂规模化量产各类绿色、优质的原料产品,这些材料可应用于美妆、食物等领域。

“在合成生物领域,从实验室到工厂规模化量产有一道鸿沟,当我在实验室里研究出一些成果后,我就希望能把它们落地,看看能在社会上发挥什么作用。”当时,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:一是将研究成果发论文或申请专利,然后转让给别人;一是去成立公司,把科研成果落地。

这个选择,对于一个在读医学生而言是困难的,但对于一个对自己成果充满信心的科研者来说,又是简单的。“我其实没有太多的纠结,我觉得有机会去做一件可能对社会有巨大改变的事情,很兴奋,比从事别的工作还兴奋,我从决定创业之初就想得很清楚。”

  

“叛逆”选择新赛道 要革父辈企业的命

  

“纠结”的或许是张志乾的父母。张志乾长于山东,父亲学化工出身,后来创立了一家主营橡胶等大宗产品的制造企业,但父母对张志乾的最大期望却不是继承家业。他从小成绩优异,“我父母觉得做个医生就很好,创业太辛苦了,尤其是制造业。”张志乾说。

“一开始听到我要一边读书一边去创业,父母也是有点生气的。”张志乾笑着回忆道,对于自己的选择,父母未必会很惊讶,但更多可能是觉得无奈,“他们觉得临床医生是最好的选择,也说过,如果不做医生,还不如回来继承家业呢。”

“不过,他们有一点是很宝贵的,虽然他们不一定理解我的选择,也对合成生物这个领域不怎么懂,但当他们发现你非常坚定地做某件事,就会支持你。”2017年,张志乾在校外成立了合成生物的实验室,父母提供了“第一桶金”的资金支持。“父母可以说是我创业的第一个‘天使投资人’。”

2021年,张志乾在半年时间内组建团队,并在山东建成一个智能发酵车间,其创立的态创生物正式投入运营。在张志乾看来,合成生物技术前景广阔。“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曾发布报告表示,全球经济中高达60%的产品可以由生物生产,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要取代传统化工行业的生产方式,未来可能要革父亲所在的化工行业的命。”

对于态创生物而言,最关键的、也最挑战的是投建工厂,拉平实验室到工厂的“鸿沟”。在这个过程中,父母成了最坚实的后盾。“我的父母是做传统化工行业的,对合成生物并不了解,但对于建工厂却很有经验。”张志乾告诉记者,父母对自己最大的建议是“建工厂要有节奏”。

“工厂是永远建不完的,所以创始人要把握节奏,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建规模不一样的工厂,工厂的建设周期和产出,要符合公司的整体规划和预期。”因此,在筹建工厂之初,张志乾租用了一间2000平方米的厂房,但投入生产线只占了其中的1/6-1/5。而随着企业的发展,如今该工厂已量产产品小分子肽,以及食品代糖赤藓糖醇等30多种物质,工厂年产能已突破万吨。

  

两代创业者有精神传承

  

创业两年多来,张志乾坦言,真正创业和想象中差别还是挺大的。“最大的困难在于未知,尤其年轻创业者缺乏经验,如何发现正确的方向是最大的挑战。”张志乾表示,虽然在创业之初已有预期,但真正操作时,他还是遇到管理运营、融资等方面的短板,也踩过一些坑。

面对这些未知,张志乾觉得自己有着和父辈企业家一样的勇气,这是两代企业家的一种传承。“虽然我和父亲创业的方向不一样,面对的情况不一样,但我们创业的精神和过程其实是相似的。每一个创业者都是从一堆未知里起步的,但不惧于未知。一个公司一旦失去了创新和开拓的精神,它就会变成一个不断消耗的公司,只有持续地创新和开拓,才能不断对社会产生影响力,这是两代企业家都必须做到的。”

在过去一年,态创生物先后进行四轮融资(现至A+轮),累计融资过亿美元,同时实现了企业的盈利。回顾近两年来的快速发展,张志乾毫不吝啬地给自己打了120分,“每个阶段我会对自己定个小目标,目前看,我们每一步其实都超预期。”

随着企业逐渐步入轨道,父母对张志乾的选择也更加认同和支持。“虽然他们不一定了解这种新技术,但他们知道我在做一件有突破性的事,我希望未来态创生物能对传统企业产生巨大变革,能用突破性和创新性的技术去改变传统行业。”

文章来源:http://ep.ycwb.com/epaper/ywdf/html/2022-04/01/content_791_484182.htm

近期文章

欢迎登录 TIDETRON COMDEL

留下您宝贵的信息,以便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